绿色家政论坛|看见、赋能与创新:多重视角下的家政工
多重视角下的家政工
在我们的日常生活、媒体报道还有学术论文中,常常听到看到“保姆”、“阿姨”这样的用词,不少人对这份职业群体的理解不足,往往停留在“低阶”和“土气”,或者是轻松赚万元。
但是研究人员说,家政工工作时间长,工作负担重,工资水平低,工作不稳定,职业正规化水平低,社会支持体系脆弱,她们是在说什么,为什么与大众认知有如此大的偏差?
2021年中国家政工的数据已达3700万,她们承担起城市家庭的照料重要责任。我们需要将照料劳动视为公共责任和专业工作。当我们强调用“家政工”这一词汇来描述这些以家庭为主要场所、提供各类劳务服务、满足家庭生活照料、清洁等各种需求的基层劳动者时,我们希望的是看见她们的职业处境、理解她们的职业价值以及重视她们的生命尊严。
鸿雁作为一家专注于家政工赋能服务与创新就业支持的公益组织,通过多年的绿色家政创新实践,和家政工群体一起探索她们所具备的无限生活智慧和劳动潜能,在从事照料工作的同时,让她们更好地实践绿色家政理念和技能,成为城市家庭绿色生活的引领者。
过去一年,鸿雁得到万科公益基金会的资助,启动了“绿色家政助力城市社区环境可持续项目”,研发绿色家政技能板块的赋能与行动实践初有成效,我们也希望可以与更多同行分享交流。
2022年11月4日13:30-17:00,鸿雁将举办一场主题为“看见、赋能与创新:多重视角下的家政工”的线上对话,将会邀请议题研究者、律师、公益实践者、记者朋友等多方代表,一起深入探讨家政群体的现状、处境,以及共建绿色家政赋能体系。
参与方式
会议议程
嘉宾介绍
(按分享顺序排序)
陈安娜
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系讲师、硕士生导师,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,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福利哲学博士,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理事,中级社工师。主要研究领域:性别与劳动、妇女社会工作、家庭暴力干预、社区经济与社会创新。
苏熠慧
上海财经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,副系主任,中国社会学会劳动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副会长,上海财经大学性别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,北京大学硕博连读博士生,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联合培养博士,香港中文大学、印第安纳大学、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,主要研究方向为:劳动社会学和性别社会学。
吕孝权
法学硕士,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、专职公益律师,第十一届北京市律师协会公益法律事务与法律援助专业委员会委员,第四届北京市法学会妇女法学研究会会员,专职从事妇女权益法律援助、研究与倡导工作14年,聚焦反性别歧视和反性别暴力。
李大君
现就职于北京合一绿色公益基金会,恒星伙伴计划项目组成员,餐厨零废弃达人,十九年公益陪跑者和行动研究学习实践者。
曲栋
资深公益领导人,慈善组织广州市合木残障公益创新中心联合发起人、副理事长,社会企业手心咖啡联合创始人、董事长。长期从事被边缘群体(残障群体、罕见病群体、性少数群体)的赋能成长工作,最近五年专注于残障公益领域的创新,以及社会企业的经营。
刘海鑫
中共党员,现任天津市妇女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,天津宏舜集团党支部书记、总裁,津南区人大常委等职务。荣获全国商业服务业巾帼标兵、全国物管行业十大感动人物、全国三八红旗手、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、天津青年创业能手、天津新时代职工创新创业之星等多项荣誉称号。
刘佳璇
《瞭望东方周刊》资深记者,主要负责报道领域为新型城镇化、城乡融合发展、文旅文博,以城镇化为宏观背景观察城市产业与城市故事,已发表《票房“震荡”》、《城市呼唤新家政》、《城市呼唤“她视角”》、《破解千城一面》、《民宿连接城与乡》、《“鬼城”真相》、《城市收缩》等封面专题报道。
梅若
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创办人、主任。
李文芬
鸿雁社工服务中心业务总监,曾任南方报业记者、中山大学社工教研中心研究员、中大公民中心中山古镇社区学院教务主任、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项目总监。
彭晨
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项目主管,绿色家政工助力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项目组成员。
★
鸿雁月捐
“家政工是在生产在地、可行、可用的知识”。家政工具有发展的能力。在绿色家政发展的路上,各位伙伴、姐妹,我们想和你们一起影响到更多的人。
如果你希望支持更多的家政姐妹们,有机会成长,回馈自身、回馈社区、回馈社会,成为影响他人的人,欢迎加入鸿雁月捐。
欢迎长期支持鸿雁的工作,成为月捐人。
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,加入鸿雁月捐